为了解浙江省高级法院二审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审理情况及其对相关法律和司法解释的理解和适用情况,笔者对法院于2019-2020年结案的二审民间借贷案件Alpha数据库进行了检索,并对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符合条件的案件93起。上海合同纠纷律师带您了解相关问题。
由于某些判决文件的数据库可能不是最新的,因此2021年的数据是基于8月27日检索到的数据。
1、试用天数:
笔者通过计算每个审结天数的方式是裁判法律文书中法院可以作出中国裁判的日期与立案调查日期的时间差。由该数据分析可知,百分之四十的案件在50天内完成即可完结,将近四分之三的案件我们能在100天内结案,由于庭外和解、鉴定等不计入审结期限,但裁判文书中内容并未完全阐明,因此依照此方法计算教学方式有一些相关案件的审结天数为200天以上,平均审结天数为87天,另外,有53个案件过程中由于我国二审裁判文书未载明立案活动时间,无法及时获知自己案件审结天数。
2、标的物分布:
除17起没有明确目标金额的案件外,提起上诉的案件大多数数额在千万元以上,超过目标金额的案件占60% ,而目标金额在千万元以下的案件只有17起,约占五分之一。总投标金额较大,投标金额之间的差异较大。最高成交金额为三亿二千万元,最低成交金额为十万元,平均成交金额为六千三百五十万元。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调整高级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第一审民商事案件管辖标准的通知》(2015年)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明确涉外民商事案件一般等级的通知》, 浙江省第一审民商事案件标的物金额至少超过5000万元,涉外民商事案件第一审标的物金额超过1000万元。第二审由浙江省高级法院审理,但由于法院一级管辖权不以案件标的金额为唯一标准,因此也存在标的额较小、由高级法院审理的案件。
3、争议问题焦点企业情况:
本次进行检索信息数据中,检索到的全部判决书中法院都归纳了争议焦点,主要的争议焦点在于一审程序的合法性、借款协议的效力、是否需要归还银行借款及归还借款的性质等,如要求自己追加第三人或申请调取证据被一审人民法院拒绝服务是否合理合法,以及出借款项来源于中国金融监管机构提供贷款、明知他人借款用于一些非法经营活动而签订的借款协议内容是否能够有效等。
案件结果:
在搜索结果中,约有20%的案件被撤回上诉。此外,大多数已判决的案件维持原判,93起案件中只有3起以改判告终。1起案件因一审法院事实不清被发回重审。在4起案件中,原裁决被撤销,由初审法院继续审理。原因是一审法院以不属于本院管辖范围、可能涉嫌经济犯罪、债权人不是本案原告、二审期间当事人报警为由,错误驳回诉讼,使该经济纠纷涉嫌经济犯罪。因此,二审决定先驳回起诉。在另外两种情况下,判断结果没有完全显示出来??杉憬性阂簧笈芯龅拇砦蟾怕屎艿停笈芯龈呐械目赡苄圆淮?。
5、二审法院改判结果原因:
在本次检索中,二审变更的案件仅有3起,其中1起因原审未查明案件事实、案件本息计算不正确、还款金额确定不正确而变更。二审法院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依法变更判决。另外两个案件的事实和法律关系几乎相同,但只有原告不同,这两个案件争议的焦点是涉案公司是否应承担担保责任。变更的原因在于一审法院对法律的错误适用。
根据判决,初审法院认为,非公司法定代表人的自然人,如以公司名义为其借款提供担保,则无权作为代理人,而未经公司背书而签署的担保协议无效,公司无须承担保证责任。
上海合同纠纷律师指出,二审法院认为,虽然担保合同无效,但自然人作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在担保合同上加盖公司公章。本合同约定公司对涉案贷款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未及时发现和制止上述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并承担管理不当的过错责任。因担保合同无效造成债权人信托利益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