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杨事件全回顾】国际体育仲裁法庭宣布孙杨8年禁赛减为4年3个月
2018-09-04
孙杨在接受检查时,因质疑检察官资质发生争执抗检。
2018-09-19
国际泳联举行听证会,孙杨本人出席,结论是:孙杨没有过错。
2019-01-03
国际泳联做出裁决:此次兴奋剂检查无效,孙杨不存在违反行为。
2019-01-28
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对的裁决感到“愤怒”,考虑向国际体育仲裁法庭上诉。
2019-03-12
世界反兴奋剂机构正式向国际体育仲裁法庭(简称CAS)提出上诉。
2019-07-20
孙杨律师团队发声明:要求9月听证会公开审理,以证清白。
2019-07-26
孙杨回应:我没有违规,我是在捍卫每一个运动员的权益。
2019-08-20
国际体育仲裁法庭宣布,原定于9月举行的听证会,因特殊原因延期。
2019-10-14
国际体育仲裁法院:将于当地时间11月15日上午9点在瑞士蒙特勒举行听证会。
2019-11-16
孙杨听证会结束,将择期宣判。
2020-02-27
国际体育仲裁法庭:2月28日下午5时宣布孙杨听证会结果。
2020-02-28
国际体育仲裁法庭宣布孙杨败诉,遭8年禁赛。
2020-04-28
孙杨向瑞士联邦最高法院提交上诉申请。
2020-12-24
瑞士联邦最高法院撤销对孙杨禁赛8年的裁决。
2021-04-02
重审听证会5月下旬进行,新仲裁小组已组成。
2021-05-17
案重审听证会将于5月25日不公开举行。
2021-05-25
孙杨案重审开庭:听证会为期三天,孙杨未要求开放公众。
2021-05-28
二次听证会结束,结果最迟六月底宣布。
2021-06-22
孙杨案重审宣判:8年禁赛减为4年3个月,无缘东京奥运会。
什么是兴奋剂
兴奋剂在英语中称“Dope”,原义为“供赛马使用的一种鸦片麻醉混合剂”。由于运动员为提高成绩而最早服用的药物大多属于兴奋剂药物——刺激剂类,所以尽管后来他们使用的其他类型药物并不都具有兴奋性(如利尿剂),国际上对体育运动中的违禁药物仍习惯沿用兴奋剂的称谓。如今通常所说的兴奋剂不再是单指那些起兴奋作用的药物,而是指对体育运动中违禁药物的统称。
兴奋剂对人体的作用及危害
一:合成类固醇
此类药物作为兴奋剂使用的频率最高,范围最广,例如甲睾酮、苯丙酸诺龙、葵酸诺龙等。该类药物具有雄激素的作用,能使运动员体格强壮、肌肉发达、增强爆发力、促进训练后的恢复,还有助于增加训练强度。因此该类药物常被短跑、游泳、自行车、滑雪等运动员使用。
危害:
合成类固醇类兴奋剂潜在的毒副作用也很大。男性运动员如果长期使用会导致阳痿、睾丸萎缩、精子生成减少甚至无精子,从而影响生育。服用者还会出现性格改变、肾功能异常、乳房增大及早秃。女性运动员长期使用该类药物会引起脱发、性功能异常、月经失调,甚至闭经和不孕。女性运动员还会出现声音变粗、肌肉增生、多毛、长胡须等男性体征,即使停药也不可逆转。不论男女运动员,最严重的危害是可诱发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及脑出血,以及肝癌、肾癌等。
二:精神刺激剂
精神刺激类兴奋剂常用的有麻黄素类、可卡因等,此类药物能提高运动员的呼吸功能,改善循环,增加供氧能力,使精神亢奋,增强体力??煽ㄒ蚧崾乖硕鼻樾鞲哒?,能忍受竞技造成的伤痛,提高攻击力。
危害:
精神刺激类药物用量大时会出现呼吸快而浅、血压上升,严重时会因呼吸麻痹而死亡。长期服用会出现头痛、心慌、焦虑、失眠、耳鸣、震颤等不良反应,严重时会因心力衰竭而死亡。
三:β—受体阻滞剂
典型代表药是普萘洛尔。此类药物具有镇静作用,服用后可降低血压、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提高人体平衡能力和运动耐力,还可消除运动员赛前的紧张心理,实现超水平发挥。射击、体操等项目的运动员使用此类药物较多。
危害:
β—受体阻滞剂的不良反应是头晕、失眠、抑郁、幻觉、心动过缓、血压低,还可诱发支气管哮喘。长期使用后若突然停药,会引起心跳过速、心肌梗死甚至猝死。
四:麻醉镇静剂
可待因、吗啡及其衍生物,以及同类合成制剂均属于麻醉镇痛剂。运动员使用后会产生快感及亢奋,同时伴有超越体能的幻觉,帮助运动员长时间忍受肌肉疼痛。因此,游泳和长跑运动员使用较多。
危害:
麻醉镇静类药物可导致服用者呼吸困难和药物依赖,常用可成瘾,因此引发严重的生理及社会问题。
五:利尿剂
呋噻米、螺内酯等利尿剂能使运动员在短时间内急速降低体重,在那些按体重分级别进行比赛的项目中(如柔道、摔跤和举重等),运动员常有使用。运动员在比赛前使用利尿剂可快速减轻体重;在兴奋剂检查时使用利尿剂可冲淡尿液,遮蔽尿中的违禁物质。
危害:
服用利尿剂易造成人体严重脱水,严重者可发生肾衰竭。
六:肽类激素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可刺激睾丸中睾丸激素的形成;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能促进机体产生更多的皮质醇,皮质醇及合成类似物可减轻肌腱和关节的炎症,具有止痛和消炎的作用;人体生长激素可促进肌肉增长,常被举重和田径运动员使用;红细胞生成素具有促进红细胞增生及维持血中红细胞数稳定的作用,常被自行车、赛艇、短跑和长跑运动员使用,目的是增加血液中的红细胞数,提高血液的携氧量。
危害:
青少年使用生长激素可使手、足、脸以及内部器官出现不正常发育。长期使用红细胞生长激素可导致肝功能和心脏功能衰竭,还可引发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