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封丘,一名女生被多人逼着脱衣服拍照,施暴女生对其扔烫烟头、用脚踹。据称,涉事学生为封丘县某初级中学九年级学生。封丘县公安局8日通报称,封丘县发生一起未成年人被欺凌案件,受害人于11月26日报警后,我局王村派出所会同刑侦大队迅速组织警力进行调查,并于12月6日将涉案违法行为人刘某(女,14岁)等6人全部予以行政拘留处罚,并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目前,妇联、教育等部门已对受害人进行心理安抚、情绪疏导。
1、给大家说一下两个案例
2014年,还差一个月就中考的学霸,早上买早餐的时候,被一个小混混学生故意踩了一脚。被人踩了,肯定要问的,学霸就问,为什么要踩。那个小混混就说,就是要踩你!然后学霸就反驳了几句,那个小混混就就觉得自己没面子,叫嚣着要打他。第二节课下课后,就去课室找学霸,威胁他,叫他出去,不出去,就十秒钟踢一脚。学霸被他们一群人拖着出去殴打。下午放学的时候,小混混又来课室把学霸拖出去巷子里打,还要拿刀单杀。
为什么不告诉老师?学霸说:老师帮得了一时,如果告诉老师,第二天那些小混混会打的更厉害了。如果你表现得很怕这些小混混,那些小混混就会天天欺负。所以还不如反抗一次,再说了,当时也是被逼得没有办法,只能反抗。因为一直被打。最后的结局就是,学霸先被捅了几刀,重伤昏迷进了医院抢救回来了,小混混被捅了一刀,没有抢救成功。学霸坐了八年的牢,前两年出狱了。
人生最美好的时光,本来成绩很好的孩子,却被校园霸凌给毁了。而且,居然不是正当防卫,而是判他故意伤害罪。
还有一个最近的鹿道森事件:前些日子,年仅25岁的摄影师鹿道森写下万字遗书,跳入冰冷的江水中自溺身亡,在这份遗书中他多次提到上学时遭遇到的校园欺凌,而这种被欺凌的阴影一直伴随他终身,每每想起来都是无尽的黑暗。正如他所说的:伤害一个人很容易,治愈一个人却很难。而校园欺凌给被欺凌留下的心灵阴影有可能伴随他一生,甚至造成心理疾病。
2、校园霸凌已经是全世界共同的难题
全世界每3个学生就有一个曾遭欺凌。校园霸凌呈现有3个显著特点:开学季、毕业季是高发期,下半年的发生率高于上半年。《全国校园欺凌调查报告》显示,校园欺凌呈现“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东北地区”的分布形态。
与传统认知相反,女生、成绩好、家庭背景好的加害者比例更高。实际上,校园欺凌也不只包括肢体上的暴力,还包括网络欺凌、关系欺凌和言语欺凌。肢体欺凌包括殴打、脚踢、掌掴、抓咬、推撞、拉扯、抢夺财物等行为,是最常见也最易发现。而校园霸凌中最可怕的事情不仅仅是欺负、侮辱,而是会有人拍摄施暴过程,并在网上传播,这无疑会给被欺辱的同学造成难以磨灭的心理阴影,甚至伴随一生。
日晖新村律师很遗憾的是:查阅现有的法律,发现目前没有针对校园霸凌的专门针对性法律。在现有的关于处理该类事件的法律往往是依据《民法典》侵权责任篇、《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因法律具有滞后性,所以在?;ばT鞍粤璺矫媪Χ缺冉锨啡薄?/span>
例如:本案以及其他案子上的校园霸凌,在“性质上”已经涉嫌故意伤害、强制侮辱、猥亵等行为,霸凌程度恶劣,手段残忍,但是如果经过鉴定达不到故意伤害罪中“轻伤”的程度,并且对于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即便十分恶劣,根据责任年龄的限制,也无法判刑。所以本案中违法行为人14岁,对其行为也仅能依法给予治安处罚,犯罪成本低,是主要矛盾之一!
3、提出与立法还需要时间
全国人大代表李亚兰提出:“对校园霸凌进行单独立法,对校园霸凌行为作出明确界定,将校园霸凌与青少年犯罪、学生间嬉闹进行区分,使惩处有依据。”提出与立法还是需要时间的,根据现有的法律:我国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只在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等8种犯罪的,才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14岁以下青少年触犯法律,有3条路可以进行再教育——严加管教、转送工读学校、收容教养。
然而,严加管教往往流于口头劝诫性要求;工读学校采取申请入学制,难以实际执行;而劳动教养废除后,收容教养基本上名存实亡。为什么刑法对青少年犯罪网开一面,我们可以理解,毕竟他们还小,三观不成熟,还可以改造,对社会危害性较小。日晖新村律师法律最应该?;さ氖悄切┳窦褪胤?,好好学习的青少年!宽容青少年可以,但放纵不行!是否需要对校园霸凌单独立法?我想这些应该会有很多人赞同,未成年人保护法不应是?;つ切┌粤枵?。上海刑事犯罪律师
1、校园霸凌已经是全世界共同的难题,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报告
全世界每3个学生就有一个曾遭欺凌
校园霸凌呈现有3个显著特点:开学季、毕业季是高发期,下半年的发生率高于上半年。
《全国校园欺凌调查报告》显示,校园欺凌呈现“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东北地区”的分布形态。
与传统认知相反,女生、成绩好、家庭背景好的加害者比例更高。实际上,校园欺凌也不只包括肢体上的暴力,还包括网络欺凌、关系欺凌和言语欺凌。肢体欺凌包括殴打、脚踢、掌掴、抓咬、推撞、拉扯、抢夺财物等行为,是最常见也最易发现。而校园霸凌中最可怕的事情不仅仅是欺负、侮辱,而是会有人拍摄施暴过程,并在网上传播,这无疑会给被欺辱的同学造成难以磨灭的心理阴影,甚至伴随一生。
很遗憾的是:查阅现有的法律,发现目前没有针对校园霸凌的专门针对性法律。在现有的关于处理该类事件的法律往往是依据《民法典》侵权责任篇、《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しā?、《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因法律具有滞后性,所以在?;ばT鞍粤璺矫媪Χ缺冉锨啡?。
例如:本案以及其他案子上的校园霸凌,在“性质上”已经涉嫌故意伤害、强制侮辱、猥亵等行为,霸凌程度恶劣,手段残忍,但是如果经过鉴定达不到故意伤害罪中“轻伤”的程度,并且对于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即便十分恶劣,根据责任年龄的限制,也无法判刑。所以本案中违法行为人14岁,对其行为也仅能依法给予治安处罚,犯罪成本低,是主要矛盾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