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这几天,高考投档线正在公布,有个新闻被淹没在无数的信息里。
7月9日,河北衡水的一名准大学生小周的志愿被他人恶意篡改。
经过深思熟虑的第一志愿,居然变成了一所中下游院校。小周看到这个结果时,呆若木鸡。
小周高考成绩优异,是妥妥的学霸,早已选定了一所一流名校,怎么会这样呢?
百思不得其解的小周和家人最后选择报警。
高考志愿可是关乎一个年轻人的命运。接报后,当地警方高度重视,立刻展开调查工作,有没有可能是学生周某无意间填错了志愿,误报学校呢?
警方先是让周某及家人叙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深挖细节,摸排走访周某的社会关系后,排除了自行操作失误的可能。
最后,办案民警去到河北省教育考试院调取了周某账号的登录轨迹,通过仔细分析研究,很快就有了重大发现,确定了嫌疑人的身份。
犯嫌人竟然是嚣张的同学吴某。
该来的总会来,吴某接到了辖区派出所的传唤,对于自己篡改他人高考志愿的违法行为,供认不讳。
经过讯问,吴某讲出了自己这么做的原因。
原因竟然是吴某认为因为周某在平日里影响其学习,所以就想对他小施惩戒。
看完新闻,心里凉飕飕的。
犯案的吴某自己就是一个大学霸,成绩也很优异,可就是因为这样一个莫须有的理由,竟然篡改别人的志愿。
在毁掉别人的人生的同时,也让自己陷入犯罪的境地。
不少网友表示,篡改志愿等于篡改人生,嫌疑人不是蠢就是坏!
这样的人,不仅心理不正常,而且极端自私。
说真的这次,必须给他一点教训,要不然真要是上了大学,进了社会还指不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来。
对于人而言,行为是面子,人品是底子;而人品,才是一个人的最高学历。
二、
社会不是你爸妈
没人为你买单
最近这几年,篡改被人志愿的事情屡屡发生,让人对现在孩子的心理有乐意很多担忧。
2020年7月末,四川西昌也发生了一起篡改志愿的案件,当地一所名牌中学里,一百多名学生的中考志愿,全都被人篡改了!
要知道这可是一百多个家庭的希望啊,很多人要靠读书来改变命运。
接到报警后,警方兵分两路,从志愿填报终端与招考人员方面两手抓,很快就确定了犯罪嫌疑人的身份——该学校的一名毕业生。
随后,警方在一座山上,将嫌疑人抓获,那时他还在修改别人的志愿。
而原因竟然是他觉得自己升学无望,出于嫉妒,用手机复制了班级群内的信息,输入初始密码,将同学们的志愿一一篡改。
生活中,总是有这种人,一切以自己的需要为中心,觉得自己的一切不顺都是别人造成的。
这样的人,就是在和魔鬼共舞。
但丁曾说:
我简单地告诉你。他们没有死的希望,他们盲目度过的一生如此卑不足道,以至于对任何别种命运他们都忌妒。世上不容许他们的名字留下来,慈悲和正义都鄙弃他们。
嫉妒心越强的人,活着,就会活成心魔的奴隶,不受自己控制,自己做了什么都不知道,做了后,又后悔莫及。
一个人在强烈的嫉妒情绪之下,会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事。
而做的每一件蠢事,到头来都要付出代价。
世界的真相就是:社会不是你爸妈,没人会为你买单。
三、
丧失了为人的底线
再聪明也没有用
这两年,被曝光的“低素质配高学历”案件不胜枚举。
前段时间,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发布了一则公告。
涉及11名研究生的违纪处分公告,其中包括“冒用学校名义在社会上参加活动”“婚外与他人交往”“在宿舍内留宿异性过夜并殴打该异性”“在女卫生间进行偷窥”等多项违反校纪校规行为。
看到这些案例真是让人不可思议。
还有6月2日,网传中央财经大学一学生“教学楼厕所多次偷拍女生”,引发舆论关注:
对此,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发布声明,已关注到偷窥举报信息,后经调查,发现属实。
据聂同学的同学反馈,聂同学首次参加高考,就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也正因为如此他得以被心仪高校录取。
然而在第一所高校就读之后,聂同学就去女厕所偷拍女同学,被发现后,学校对其进行劝退的处分。
退学后,聂同学选择了复读,通过复读,2018年他再次参加高考,取得了671分的高分(山东理科)他考上了中央财经大学,就读于金融学院。
四、
四川西昌一初中毕业生吉某因升学无望,就用手机登录中考志愿填报系统,篡改了百余名同学的志愿。据西昌市公安局网安大队负责人介绍,吉某是从班级群里看到班主任发布的初三毕业生账号名单,于是用自己的手机,尝试用同学的账号和初始密码登录,结果成功登录进一百多名同学的账号,并篡改了志愿。由于吉某已满18周岁,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其随后以涉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被刑事拘留,现在已经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将面临刑法的制裁。
这起案件中被篡改的是中考志愿,影响范围局限在州市范围内,当地招办也通过延长志愿填报时间、逐一通知考生修改志愿等方式,保证受影响的学生能够入学。如果是高考志愿被篡改,那影响就会更大,要补救也更加困难。事实上,近年已经发生多起高考志愿被篡改的案件。那些被篡改志愿的高考生,有些幸运地通过省招办与高校协调补录的办法得以进入自己想去的学校,而有些则只能与心仪的学校失之交臂。
在这起案件中,同一个手机能够在短时间内登录一百多个账号并修改志愿,西昌市中考志愿填报系统显然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中考、高考志愿填报系统这类可能对考生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的系统,应该尽可能增强其安全性。比如,应该在考生第一次登录系统时强制其修改密码,并设置密码规则,避免简单密码;在第一次登录系统时强制增加手机号码,在此后登录系统及修改时,发送手机验证码进行验证;对高考志愿填报系统,还可以增加人脸识别验证(高考生通常已经满16周岁,已经办了身份证,可以与公安系统联网进行人脸识别验证)……这在技术上并不存在困难。即使会增加一定的成本,但是对于一个每年都会使用、会影响几万甚至几十万上百万考生的系统来说,增加一些成本也是可以接受的。
这起严重的案件也再次提醒老师和考生,一定要注意网络安全,对于中考志愿填报这种关系重大的系统账号,老师不应该把所有学生的账号公开发布到群里,这可能导致账号被别有用心的学生利用。而考生在收到自己的账号后,应该尽快登录系统修改密码,而且密码要足够复杂,哪怕最亲密的朋友也猜不到的那种。否则,一旦被别人猜中密码进入系统篡改了志愿,就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纵览此前爆出的篡改志愿案件,几乎都是同学所为。这些作案的同学,有些人是为了减少自己的竞争对手,损人利己,有些则如吉某一样纯粹出于泄愤的心理,我自己没有考好,你们也不能去上自己喜欢的学校,损人却不利己。初高中毕业生作为青少年,不少人心思单纯,经常觉得自己和同学们相处融洽,不会有人对自己下黑手。但是,永远不要低估人性的阴暗面。在面临人生重大选择的时候,还是要重视起来,尽可能?;ぷ约旱睦?。
另外,对于篡改他人志愿的行为也要加大打击力度。篡改志愿,有可能对他人的人生产生严重的影响。初高中毕业生应该有足够的心智对此有清醒的认识。尤其对高中毕业生来说,通常已经满18周岁,如果恶意篡改他人的高考志愿,应该坚决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进行追究,给予应有的惩罚。